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下简称:园艺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热带、亚热带果树、西甜瓜等农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研究所。园艺所现有在职职工69人,其中科技人员65人,高级职称47人(正高级职称20人,副高级27人),博士15人,硕士41人。科技人员中高级职称占比72.3%,博士占比23.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体系岗站专家4名、广西创新团队岗站专家6名。建所以来,承担各级科技项目774项,先后获各级各类科技奖9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奖项43项;获授权专利235件,主持或参与发布实施各类标准68项;发表科技论文345篇,主持编撰科技著作12本,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76项,开展成果转化82项,完成转化资金1712.72万元。完成品种登记(审定)115个,选育有桂芒一号、“紫钻”无花果、砂糖灯笼橘、大唐红荔枝、桂百一号(列举10个左右)等多个作物新品种。
园艺所组织架构分管理机构和业务机构:管理机构设有办公室、科研科,业务机构设有荔枝龙眼研究室、西甜瓜研究室(昆虫传粉研究团队)、热带特色果树研究室、火龙果研究室、热带优稀果树研究室、柑橘育种研究室、柑橘栽培研究室、落叶果树研究室等8个研究室,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科研实验仪器和基础设施先进齐全,拥有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果品分析室及果树分子实验室等。建立了南宁院部、武鸣里建、崇左龙州等多个果树科研及育种基地。主要开展柑橘、荔枝、龙眼、芒果、西甜瓜、火龙果、百香果、菠萝、杨桃、香蕉、无花果、番荔枝、木瓜等园艺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利用、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和配套技术集成创新等研究。
全所拥有农业农村部科研平台6个(南亚热带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种质资源武鸣观测实验站、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兼“良种繁育及生产配套技术”岗位、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桂中南综合试验站、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芒果广西百色综合试验站),自治区科研平台4个(西甜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西甜瓜良种培育中心、广西柑橘黄龙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百色芒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承担6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育种与栽培岗位功能专家,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西甜瓜育种与栽培岗位功能专家、火龙果育种与栽培岗位功能专家、百香果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菠萝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广西柑橘创新团队桂中南综合试验站站长)和10个广西特色作物试验站(灵山荔枝、武鸣柑橘、田东芒果、大新龙眼、天峨珍珠李、北海西瓜、容县沙田柚、陆川橘红、乐业猕猴桃、德保大果山楂)的科研任务。(数据截止至202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