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远:深入农业实际 铁了心做科研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8-07-06 10:08:43
  • 浏览(6369)
  • 收藏
浏览字号:

     “回顾自己成长的道路,我经受过5位国内外名师的指导,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深入农业实际,开展广泛的科研协作,不断创新,才有自己的成就,我想这也是农业科技人员有所成就的必经之路。”已经75岁高龄的院水稻所退休二级研究员李道远如此总结自己的科研之路。 

       1943年出生于广东省电白县的李道远,1966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自从1968 年到广西农科院工作,他把一辈子的心血都留在了广西这片热土上,成为了广西农科院建院80周年的“功勋老专家”。1980 年,李道远曾到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水稻遗传评价利用培训班进修,回国后主要从事稻种资源及水稻育种研究。

       在科研上,他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早就提出普通野生稻多年生匍匐型是中国栽培稻的远缘祖先,多年生倾斜生态型是近缘祖先的观点;1995年参加了日本三岛市日本国立遗传所召开的亚洲栽培稻起源深化学术讨论会。他从野生稻中发掘新的优异资源共享源,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广西农科院植保所长期合作开展稻白叶枯病和妥瘟病抗性遗传研究,从野生稻发现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广谱抗病基因(白叶枯病抗性新基因已定位并命名为 Xa—23 ),为国内外罕见,实用性最强的抗源之一;把野生稻抗病性、抗逆性(耐寒、耐旱)、再生性导入栽培稻,育成一批优质、多抗、高产的水稻草育种材料,丰富了水稻育种的遗传基础。他还应用外源 DNA导入技术,把药用野生稻DNA导入栽培稻,育成耐旱、耐寒、高产的“桂D1号”和“桂D2号”新品种。“九五”以来,他还从事水稻育种研究,在水稻优质多抗育种、耐旱育种和再生稻育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育成优质、耐旱、耐寒多年生水稻新品种“桂香粳 1 号”,高产耐旱的杂交稻新组合“培杂桂旱1号”等,在广西开展了旱稻新品种的试种示范,在水陆两用型旱稻的节水栽培综合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的刻苦钻研,更离不开他与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他说,搞农业技术不要怕下田,搞育种要经常下田观察,认真记录,有些活临时工代替不了,得自己亲自去做。他出身武术世家,从小练武,练就了一副好身体,干起农活驾轻就熟,就算下田上半身也沾不到半点泥巴。他不迷信书本,不崇拜学历,十分看重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他说,“在工作中好好学习,好好实践,才有前途。有心从事科研工作,就要铁了心做科研,不要东想西想。”为了攻坚克难,他曾通宵达旦在实验室做实验。“我的身体很好,熬夜后第二天还可以正常去上班。”忆起工作中的往事,李道远信心十足地说。

       作为项目主持人,他总是身体力行,冲在最前头。他说:“搞科研要善于独立思考,最难的东西,项目主持人要亲自上阵,不能什么都甩给年轻人去做。就好像两军对垒,对方的最高将领出来了,我方的最高将领就得披挂上阵,与对方厮杀。”他十分重视团队建设,有了科研成果不忘跟大家共同分享,跟随他的团队成员都很高兴。“搞科研千万不能单枪匹马,单枪匹马不是英雄,科技合作的力量在于每位团队成员都能发挥自我的最大力量。”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他带领他的团队成员取得了不俗的科研成就。

       在广西工作多年,经常下乡,亲眼看到广西很多地方干旱,李道远萌生了“在广西必须搞抗旱育种研究”的决心。2004年,李道远带领的科研课题组经过l 0多年的科技攻关培育出的耐旱、高产杂交稻“培杂桂旱1号”经过多年在广西最干旱地区试种表明,这个品种可水旱两用,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病性和耐寒性。此外,“培杂桂旱1号”产量较高,旱种亩产量一般在400-450公斤左右,最高达500公斤;生育期适中,早、中、晚稻生育期均为120多天;米质较优,据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检中心分析,有7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总体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是我国当时比较成熟的耐旱性较强的水旱两用籼型杂交稻。这一科研成果可以保证水资源缺乏、没有灌溉或灌溉不足地区水稻的高产稳产,并大量节约水资源,加快了旱区扶贫攻坚进程。“搞农业科研要结合地方实际,为三农服务。”提起“培杂桂旱1号”,李道远充满自豪感。

       2008年退休后,李道远依然没有闲下来,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他坚持水稻抗旱育种,长期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合作,联合开展科技大攻关,希望通过旱稻旱播全程机械化,达到大幅度节省种稻劳动力的目标。在试验田里,年轻的科技人员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忙着做观察,做记录,总是一丝不苟,甘于奉献,把退休的热情留在试验田,留在他所热爱的科研事业上。

       退休后仍坚持做科研,心系农科事业,这是李道远留给大多数农科人的深刻印象。谈起李道远,院离退处党支部书记李民竖起大拇指说:“李道远专家退休后至今仍坚持科研工作,侧重于进行水稻抗旱育种,培育成一批抗旱杂交稻品种,而且十分关心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他一般是不带手机在身上的,主要担心搞科研时电话影响到他,我们要找他,往往通过晚上打他家里的座机才找到他。白天啊,他的精力大都花在搞科研试验上。”

       为了培养相关研究领域的年轻科技人员,使事业后继有人,他对年轻科技人员,从思想上关心指导,专业技术上尽心传授。遇到年轻人向他请教技术上的问题,他一遍又一遍进行讲解,直到对方弄懂弄透。他说,“我对物质追求不高,习惯粗茶淡饭,不管冬天多冷都坚持洗冷水澡,健康状况较好,今后工作的重点继续指导青年科技人员,我觉得一个科研单位的前途就是加大力度不断培养人才,不断吸收引进科技人才,最终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良好的科研氛围。”




李道远(左一)正在试验田观察旱稻新品种结实率情况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  莫彬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