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人报:一本实践写就的农耕进化“指南”
  • 发布单位:经济作物研究所
  • 2022-10-14 08:31:13
  • 浏览(6806)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工人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3日    来源:广西工人报

06_06_0323.jpg

□赵其国

土壤和耕作是农业的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刀耕火种和人力、畜力、拖拉机翻耕整地的农耕演变与进化,为不同时代农业发展和保障人类生存与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高兴地看到,农耕进化迎来了重大变革,韦本辉等发明立式钻头及三角板犁(撬犁),研制相应的粉垄农机装备,替代传统犁头和横轴旋耕,并由此引发的耕作模式与栽培方法变革,开创了“超深耕深松不乱土层”的农耕新方法——粉垄技术,这就是我国最新推出的农耕新方法。

粉垄技术由韦本辉研究团队发明,历经10多年研究与实践,粉垄技术已经由“粉垄农机+粉垄耕作+粉垄栽培”等构建了“粉垄农业”技术体系。韦本辉团队将这些研究成果整理成《粉垄农业》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粉垄技术的几个问题:第一,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制造者”土壤、天然降水、空气、温度、太阳光能“五大自然资源”,在现有农耕农业利用的基础上,又获倍数程度增加的再利用,促进农业新一轮增产、提质、保水、减灾、降碳和可持续发展;第二,自然性增粮,经在广西、新疆、西藏等28个省份的50种作物上应用,不增加肥、水和农药及其他生产成本,耕地增产10%~50%、品质提升5%;第三,可物理性改造盐碱地,重度盐碱地改造可使作物增产20%~100%;第四,耕地增贮天然降水1倍左右,为人类再度利用雨水、雪水提供条件;第五,农业“化学品”得以减用,减用化肥农药10%以上,薄膜等“化学品”部分减用,仍使农业丰产;第六,已被污染的土壤可以部分“自净”,如重金属污染降低(大米镉含量降低),达到其他化学手段难以比拟的物理效果;第七,以自然之力消减自然灾害,洪涝、干旱及高温、低温等各种自然灾害减少20%以上,降碳10%左右,地面湿度提升10%以上,为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第八,应用上无生态区域和作物品种的明显限制,从低纬度的海南到高纬度的新疆、黑龙江,从低海拔的广西北海到高海拔的西藏日喀则(4100m),在稻田和旱地甚至盐碱地等几乎所有农作物及部分中药材品种上,都可应用。

我对粉垄技术相对比较了解。多年来,我关注《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所发表的粉垄技术成果报道,也听取粉垄技术发明人韦本辉的汇报,并请中国土壤学会邀请韦本辉在南京召开的学会年会做过专题报告。总体感觉粉垄农耕是创新性的重要农耕进化,采用“钻头”替代“犁头”,将传统“犁翻碎土”改为垂直深旋耕,一次性超深耕深松、土层不乱、土壤呈颗粒状、粉碎悬浮垄起而形成新的耕作层,是一种农耕革命,有利于作物根深叶茂,有利于农作物增产。

我们高兴地看到,2021年,西藏粉垄改造盐碱地种植青稞每亩增产60.19公斤、增幅为38.67%,粉垄耕作砂壤土耕地种植青稞每亩增产74.78公斤、增幅为25.43%,使青稞的增产率达到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确定的增产计划目标的2~3倍;同时粉垄种植青稞的秸秆也增产20%以上。湖南隆回县羊吉坳镇稻田粉垄第八年水稻仍亩增150.05公斤、增幅为23.9%,广西北流稻田利用两刀钻粉垄机水层快速耕作水稻亩增75.1公斤、增幅为22.3%,河北盐山粉垄第四年节水灌溉小麦亩增71.19公斤、增幅为18%。

粉垄技术作为科学界的一个新生事物,在应用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希望进一步加强粉垄农机装备、粉垄耕作机理和各类土壤耕地及盐碱地应用的研究,让粉垄农业技术体系更加完善,争取尽快在全国甚至世界全面推广应用。

 原文链接:http://szb.gxworker.com:18080/gxgrbszb/gxgrb/content/20221013/Articel06003Z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