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巨大问题太多
  • 发布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2014-03-28 09:05:40
  • 浏览(14003)
  • 收藏
浏览字号: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众多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这为食品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检测行业与人类的生活起居是息息相关的,在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检测行业不仅确保了人们衣食住行的用品安全,同时检测行业还推动着新事物新产品的产生,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检测行业的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国际连锁餐饮巨头赛百味、麦当劳、星巴克等均被曝光在华出售含有致癌的化学物质偶氮二甲酰胺,这是一种常用于制鞋的工业塑料发泡剂,已被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禁止使用,而在我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这一事实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与国外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洋快餐验出有害化学物质是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落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危机频出,提高相关领域的检测水平亟不可待。《2014-2018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食品安全检测手段相对落后

  我国食品质量检测检测体系不健全,传统式、突击式、运动式抽查较多,食品检测工作不能全程化、日常化、制度化,检测的重点始终放在最终产品检测上,对过程控制还不够重视,导致有害食品流入市场;从监测对象来看,现有检测机构数量与社会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数量和检测能力均不能满足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许多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所用的仪器比较老旧,自动化和精密程度较低,设备维护和更新不能得到完全保障。

  食品安全认证知识普及程度低

  目前,食品安全认证种类不少,但是上规模的不多,并且由不同部门各自开展的认证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了部门间的壁垒,认证过程不能充分体现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公信力,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同时,我国缺乏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导致公众对认证概念模糊,认证产品不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使得认证结果缺乏权威性。

  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有关食品安全检测的制定部门分散,政出多门,使得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缺乏效率。不同行业间指定的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不够协调和统一,实施起来十分不便。同时,受制于我国食品工业基础差、管理水平较低导致某些技术要求水平偏低,使得我国许多食品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还有差距。现有标准存在着某些制订不合理、执行不理想、管制效率低、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问题,我国标准制定及修订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应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制定的工作质量。

  缺乏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常规的产品成分、使用说明、生产者和商标信誉等标识信息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披露,但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缺乏持续动态的监督检测信息的披露。动态监督检测信息的披露是信息纰漏的核心内容,因为即使通过质量认证认可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产品,也要加强检验检测,通过其动态监测信息的发布,及时发现其产品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防止某些厂商一劳永逸 投机行为的发生,确保食品安全。同时,缺乏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而且有些信息,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获得的食品安全信息只有在事件发生时才能采集的到,对于这些食品安全信息只能通过共享形式才能够获得。

  要改变现状,建议可从多方面入手:一是增强产业链上游竞争力,加大检测技术研发投入;二是推动政府机构以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尤其是民营检测机构的发展;三是积极完善HACCP体系认证制度;四是围绕北京、上海和深圳集聚资源,打造技术研发中心。

  我国仅食品安全监测领域分析仪器的潜在市场即在7450亿元以上,检测耗材年市场容量超过500亿元。这庞大的数字说明我国食品安全监测领域分析仪器的市场前景宽阔,当然需要你的挖掘,抓住机遇,在国情社会现状下,迎接挑战,要抢占市场份额。我们也希望食品安全在仪器的检测把关之后质量有保证,让我们吃到放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