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出菇管理关键技术
  • 发布单位:null
  • 2012-11-08 10:49:56
  • 浏览(15889)
  • 收藏
浏览字号:
(1)搔菌 菌丝发满后就可搔菌,深度一般为瓶肩起始位置,搔菌有两个作用,一是进行机械刺激,有利出菇;二是搔平培养料表面,使将来出菇整齐。搔菌关键事项:   及时挑出感染杂菌的栽培瓶(袋);   搔菌必须均匀一致,如用搔菌机搔得不彻底的区域必须手工搔平,因为这些区域在催蕾时最易出菇,导致出菇不整齐,给后期管理带来不便。   搔菌后瓶(袋)口必须擦干净,不留培养料,以免后期采菇时沾上菇柄而影响品质。   如瓶(袋)中间或底部有1~2cm未发满,但其余部分菌丝浓白、均匀,可正常搔菌。   (2)催蕾 催蕾时温度保持在15~16℃,相对湿度90%左右,CO2浓度控制在1500×10-6以下,并且每天给以1个小时的50~100Lx的散射光,这样的条件经过8~10天后即可现蕾。在标准化的菇房中是无须在瓶口上覆盖任何物体,较好的现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料面仅出现密密麻麻的针头大小的淡黄绿色水滴,原基随后形成;另一种是料面起初形成一层白色的棉状物(菌膜),一般不超过3mm,然后白色的菇蕾破膜而出。整个料面布满白色的、整齐的菇蕾,数量可达800~1000个。如果瓶口黄水出现较多,或者连成一片呈眼泪状或者色深如酱油色,则很可能是湿度过高的原因。催蕾室的制冷机,除了致冷效果好,降温迅速外,应对湿度的影响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催蕾室具有均匀的湿度。   (3)缓冲 当菇蕾长至13~15mm时,需转移到缓冲室进行缓冲处理。缓冲室的温湿度条件介于催蕾室与抑制室之间,温度为8~10℃,湿度为85%~90%,缓冲的目的是不让抵抗力弱的子实体枯死,增强其抵抗力。2~3d就可转移至抑制室进行抑制处理。   (4)抑制 抑制室的温度为3~5℃,湿度为70~80%,抑制的目的是抑大促小,生长快的子实体受抑制较为明显,从而达到子实体生长整齐的目的。抑制的方法主要为光照抑制和吹风抑制两种。光照抑制是每天在10h内分几次用500~1000Lx的光照射;风抑制步骤是前两天吹15~20cm/s的弱风,后两天吹40~50cm/s的较强的风,最后两天吹80~100cm/s的强风,这样经一周后就能达到子实体高度整齐的目的。长势相差较大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个别长势很快的子实体要及时用镊子拔除。 (生育) 幼菇经抑制后即可转移至生育室,生育室的温度为7~9℃,湿度为75%~80%,CO2浓度控制在1500×10-6以下。待幼菇长出瓶口2~3cm时,及时套上纸筒,以使小气候CO2浓度增加,从而起到促柄抑盖的效果,经一周的时间菇可长到筒口的高度,约13~14cm。关键点:   生育室的栽培瓶(袋)不要改变位置,以防引起菌柄的扭曲;   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以防柄变粗或柄中间形成凹线,影响菇的品质;   简易的菇房抑盖的办法是等菇长至8cm高时,在纸筒上覆盖报纸,减少空气流通,可以使盖很小;   长势好的栽培瓶应该有250~400个子实体。   (采收及包装) 子实体长至瓶口,菇高13~14cm时,即可采收。采用玉米芯为主要原料的每瓶产量可达160~180g,木屑为主要原料的每瓶产量140~160d。。一般出口标准为柄长13~14cm,菇盖直径小于1 cm,没有畸形,菇柄粗细均匀,直径普遍小于2 5mm或更细,挺直无弯曲现象;菇体色泽洁白,含水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