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虫伴人生
  • 发布单位:null
  • 2012-11-07 15:23:50
  • 浏览(15441)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日报2011-07-27

本报记者陈江本报实习生刘骁本报通讯员邓立国陆建勋

  7月的南宁,气候潮湿而闷热。在广西农科院植保研究所的试验室里,一名40来岁的中年男子对着一盆盆栽水稻,细致地在观察着什么。凑近了细看,原来是水稻植株下部一只只像蚂蚁样大的小飞虫。

  “这就是水稻害虫褐飞虱,我研究它有20多年了,这是个很好的研究对象,我很喜欢它。”说这话的中年男子,是该所博士、研究员黄凤宽。

  黄凤宽和他的科研团队,是一个长期以追踪水稻害虫,特别是“两迁”害虫为己任的队伍。他们多年来在实验室、试验大田里研究这些害虫的致害性以及与水稻品种间的关系,其研究成果对于广西乃至国家水稻的增产增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  虫中有“原”

  提起水稻,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杂交稻和袁隆平为代表的育种专家们,知道水稻新品种的繁育,会给粮食增产增收带来怎样的突破。但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病虫害是最大的影响因子之一。植保专家是为水稻保驾护航的一支重要队伍。

  1989年,黄凤宽从华南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回到广西,就在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从事水稻“两迁”害虫的研究工作。所谓“两迁”害虫,指的是对水稻危害最大的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含褐飞虱、白背飞虱)3种害虫。提起这3种害虫,特别是稻飞虱,许多农民朋友都会谈“虫”色变。这种虫害在水稻分孽期开始为害,大量繁殖,被它吸食的水稻茎叶,仿佛一夜之间就被抽干了水份营养,颜色由青变黄,如枯草一般。

  稻飞虱是水稻的大敌,要防治它,就得研究它的生物型,也就是它对水稻的致害能力。随着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有些虫可能会发生变异,抗药的能力会不断增强,从而影响杀虫效果。此外,有些水稻品种对稻飞虱具有天然的抵抗能力,找出这些抗虫品种(材料)并提供给育种专家利用,方便他们育出具有抗虫能力的水稻新品种。这些,就是黄凤宽他们要做的工作。

  在追踪这些害虫近20年历程里,黄凤宽先后主持了“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子项目或专题。在对这些课题的研究中,黄凤宽和他的团队探明了我国主要稻区褐飞虱田间种群的生物型结构及其变异动态,监测了越南和印度褐飞虱生物型的变化,发现了抗褐飞虱生物型Ⅱ的品种在田间抗性稳定的特点,发掘了一大批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广谱抗性品种(组合)和材料,创新出一批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材料。此外,通过研究还发现含Bph1、Bph2基因的鉴别品种不抗褐飞虱的特性。黄凤宽主持了广西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翅型分化及遗传规律研究”,这项工作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 

  2  跨国追虫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具有迁飞的习性,这也是它们因此被称之为“两迁”害虫的原因。我国南方的稻飞虱主要来自越南或邻近的东南亚国家。

  针对稻飞虱的迁飞特性,追寻它们的迁飞路线,研究它们在不同稻区的致害性,能找到防治它们的更好办法。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黄凤宽和他的团队常常走出区外,甚至跨出国门,与国外的科学家们合作,联手开展科研工作。

  2009年,由黄凤宽主持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我国水稻‘两迁’害虫迁飞、爆发与越南虫源的关系及可持续防控策略”获得立项支持,中越两国科学家拉开了联手研究和防治“两迁”害虫的序幕。

  项目开始后,每年的3-5月份黄凤宽等科研人员就赶赴越南,到那里采集带有虫卵的稻株,再带回国内进行研究。

  越南国土狭长,从南到北有2000多公里,项目组科研人员在河内、河静、顺化、胡志明市、九龙江等5地设了5个监测点,每次出行,需要花费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进入越南境内,他们坐着租来的车子,带上采虫工具就上路了。沿途的公路条件没有国内顺畅,吃住环境也不比国内好,每次出行都是舟车劳顿。到了监测点,大家顾不上休息,就下田采集。把虫子装进试管,把稻株洗干净装进水桶,科研人员就往回赶了。到了河内,再丢弃虫子,把稻株带回国内。黄凤宽说,他们的国外采虫经历就是这样。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虽然项目还没有结题,但科研人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他们系统地监测到了两国稻飞虱的变异情况,并做了系统的分析;对越南稻飞虱的追踪,让科研人员发现了几种农药对稻飞虱已产生了抗药性;同时对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进行抗虫鉴定,发现了一批抗虫材料或品种

黄凤宽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的研究意义,不仅是要将“两迁”害虫拒之于国门,项目组还通过在国外建立防控示范点,把国内的防治技术、抗虫品种介绍、辐射给东盟国家。  

  3  “虫”中找乐  

  “稻飞虱一般都藏在稻株的下部,它的嘴部有根针管,靠着针管吸食稻株的汁液。”“潮湿闷热的天气,最适合它们生长。繁殖的时候,一只小虫能产出超过300粒的卵。”“南方的稻子成熟早,稻子快变黄的时候,它们就往北飞;北部天气转凉了,它们又往南跑。”黄凤宽说起稻飞虱的习性,如数家珍。

  和旁人不同,黄凤宽对这种虫子充满感情。他说,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两迁”害虫容易捕捉,容易饲养,研究得心应手,算是很好的科研材料。

  正所谓科研无止境,虽然研究这些害虫20多年,可黄凤宽说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会越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吸引着他们,一步步在科研的道路上永不停步,不断攀登,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战绩。多年来,黄凤宽和他的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得过1996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度、2010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研究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还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黄凤宽自己也于1998年入选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