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自治区农科院关于积极应对寒潮天气以及做好冬种粮油生产指导和春耕备耕调研指导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助力春耕生产,2月20-21日,植保所粮食作物害虫防控团队负责人、广西水稻创新团队病虫害防治岗位专家吴碧球研究员一行5人到博白县和宾阳县开展水稻害虫冬后虫源调查和春耕春播技术指导。
在博白县东平镇富门村,科技人员调查了稻桩水稻螟虫及再生稻和落粒稻跗线螨的越冬虫源,并到博白县桂科农业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化育秧基地针对寒潮天气如何进行种子消毒及优质育秧等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调查结果发现再生稻上越冬稻跗线螨严重发生,总量达21400头/亩,主要以卵和成螨越冬;稻桩上越冬螟虫重度发生,发生量高达12800头/亩。科技人员还到宾阳县宾州镇宝水村现场春耕指导,与种植大户进行座谈,详细了解当地早稻备种、防寒育秧、耙沤用水等情况。
针对当前全区干旱、寒潮灾害天气影响及大田水稻螟虫和跗线螨虫源基数多的情况,科技人员提出水稻生产指导意见:一是冬闲田尽快深耕破碎翻埋稻桩,有条件的地方在移栽前大田深翻耕并灌水浸泡7天以上,冬种绿肥田灌2~3次跑马水,加速稻桩腐烂和越冬虫源死亡,以压低病原菌和虫源基数、减轻苗期病虫害发生;二是重视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可选用咪鲜胺、强氯精、三氟苯嘧啶、杀螟丹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以预防细菌性、真菌性和线虫病害及防控稻蓟马、稻飞虱等虫害,选用百菌清、甲霜·噁霉灵等药剂进行苗床消毒以预防绵腐病、立枯病、苗瘟等病害;三是抓住“冷尾暖头”,在晴暖天气播种,室外育秧注意覆盖地膜保温,同时结合使用拌种剂和壮秧剂育秧,为促进水稻稳健生长,打好高产基础。
此外,科技人员还就水稻全程一体化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示范基地的建立与辐射推广等与各企业、合作社进行了交流,并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新技术在稻区的应用。
植保所 吴碧球供稿/黄所生供图
一审一校:杨朗
二审二校:薛臣艺
三审三校:陆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