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延长甘蔗宿根年限,蔗农收入转亏为盈
  • 发布单位:甘蔗研究所
  • 2022-12-06 12:08:17
  • 浏览(3215)
  • 收藏
浏览字号:

近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和睦村菜园屯附近的旱地里,长势旺盛的甘蔗犹如一片绿海,迎风摇曳发出“沙沙”声响。再过十多天,地里的甘蔗就要收割进糖厂压榨制糖了。

“你看,甘蔗长得高高的,补种的甘蔗今年收成应该错不了,是哪位专家发明的种茎直接补种技术,真得好好谢谢他!”看着眼前的50 亩甘蔗,甘蔗种植大户韦宽明嘴角一咧,笑了起来。

从2020/2021 年榨季亩产不到2.88 吨到2021/2022 年榨季亩产超7 吨,面对宿根蔗缺株断垄的困境,老韦一家采用甘蔗种茎直接补种宿根延长年限新技术,实现了甘蔗增产、增收,上演了转亏为盈的“逆袭”。

“甘蔗有蔸才有收”,当地蔗农耕作多年,深知这个道理。“我们团队研发的甘蔗种茎直接补种延长宿根年限新技术,有效解决了宿根蔗缺株断垄造成单位面积有效茎不足的难题,提高了宿根蔗单产,极大降低甘蔗种植生产成本。”科技特派员、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研究员游建华说。

甘蔗种植急需延长宿根年限

在广西,蔗糖产业是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

宿根蔗畦缺株断垄是很多甘蔗种植户面临的问题。“甘蔗是一次下种多年收获蔗茎的作物,生长期内难免会遭遇病虫鼠、低温天气和霜冻的危害,加之收获期人畜践踏、机具碾压、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地下宿根蔗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导致宿根蔗畦缺株断垄越来越严重。”游建华说。

目前,广西乃至我国甘蔗种植的生产周期一般为3 年,第4 年翻蔸重种,而巴西等主要产糖国的甘蔗宿根年限为5 至8 年。“宿根蔗是甘蔗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延长宿根年限是甘蔗种植降本增效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游建华说。

游建华告诉记者,传统的移密补疏和育苗移栽法均是利用同一种源且生育期相对一致的蔗苗进行移栽补种延长宿根年限,但都存在较长“返青期”和严重依赖水源作为保障的诸多弊端,作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广西甘蔗70%以上种植于缺乏水源的旱坡地,因此收效甚微,难以形成有效茎达到弥补缺株断垄的目的,难以采用规模化生产。

如何深化有关栽培技术研究以延长宿根年限?这成为我国甘蔗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成为游建华团队多年来不断攻关的课题。

新技术让企业和蔗农实现“双赢”

微风吹过,绿油油的甘蔗林,泛起阵阵涟漪。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读楼村立新屯,甘蔗种植大户贾兆雄穿过一片片狭长而锋利的甘蔗林,查看起采用甘蔗种茎直接补种宿根延长年限新技术补种的甘蔗长势。

“如果没有采用这项新技术,蔗地在2020 年初就要被迫翻篼重种,采用这项技术后,蔗地至今已经延长了3 年的宿根,并能保持亩单产6 吨以上。”贾兆雄说。

采用新技术对宿根蔗地进行补救,让蔗农廖金英转亏为盈。

在按照技术方案不误农时地进行补种后,廖金英加强对田间各项管护,蔗株长势总体良好。2021/2022 年榨季,廖金英砍收原料蔗353 多吨,减去补种的蔗种和人工等费用8000 多元,纯收入达10 万元。

“去年获得增产、增收,今年我们继续进行微补种,同时早施肥料和除草,现在甘蔗长得很好,预计2022/2023 年榨季能砍收原料蔗350 吨以上。”廖金英说。

游建华介绍,在有关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项目和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共同资助下,他们团队研发了宿根蔗生产的核心栽培技术,配套的自主选育甘蔗良种“桂辐98-296”解决了缺乏广适性补种种源的问题,还打破了我国甘蔗品种单一化种植的传统模式,实用高效地提高了宿根蔗单产,极大降低甘蔗种植生产成本,实现延长宿根年限2 年以上。

原广西农业厅组织专家测产查定验收及多年各地的示范、生产应用综合结果显示,采用甘蔗种茎直接补种宿根延长年限新技术直接补种的甘蔗单位面积产量不低于前茬蔗,比对照(不补种,宿根蔗自然状态)增产30%以上。

2016 年5 月至今,该团队共获得“一种延长甘蔗宿根的方法”等7 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2018年8 月,由游建华等牵头起草的《糖料甘蔗种茎直接补种宿根蔗地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由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制糖企业也从此看到了解决延长宿根蔗年限瓶颈问题的希望。从2019 年起,广西凤糖鹿寨制糖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对应用甘蔗种茎直接补种延长宿根年限新技术对其宿根蔗进行种茎直接补种工作的蔗农,给予每亩补贴200 元。

“从这几年推广应用情况看,宿根年限可延长2—3 年,单产可增加1 吨至1.5 吨,增产效果明显,企业和蔗农取得了双赢。”广西凤糖鹿寨制糖有限责任公司农务科副科长廖运荣告诉记者。

游建华表示,团队已与有关企业联合攻关研发出了“种茎直接补种宿根蔗种植机”,下一步将探索实现机械化进行种茎直接补种作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广西的“甜蜜事业”更上一层楼。

 

作者|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责任编辑|翟冬冬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2-11/30/content_545210.htm?div=-1